在专业社会工作实务工作中,“助人自助”理念贯穿和融入社工实务工作的各领域与全过程,同样在社区工作实务中要达到“助人自助”目的,离不开社工与服务对象相互协作开展和完成服务。但是,在引导居民开展社区自我服务工作时,要坚持“适度依赖、效应为重”的原则,既要防止服务对象对社工的过度依赖,也要避免社工对服务对象过于依赖,造成服务工作听之任之,停步不前。否则不利于服务对象自助能力与社工工作能力的提升。社工要积极发挥专业能力,在服务过程中进行及时而必要的引导和协助,才能促进助人自助工作稳步前进。本着这样的理念和原则,我们更需要进一步探讨社区工作实务的助人方法和模式。
在开展社区实务工作中,一些专业社工对服务群体本着“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理念循序渐进地推进“助群自助”服务,赋权使能,与社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治属性一致地培养社区群体,产生能力效应和局面变化,从而更充分地整合社区资源,发挥社区功能,而这个服务过程也是服务对象乃至一个群体的成长学习过程,且不论社区群体的学习能力强弱,同样需遵循人的成长学习规律,所以宜采用“一演二练三实践”的服务工作步骤模式。以下暂且把经社工帮助支持而达到自助的居民团体组织、服务对象统称为“增能对象”来阐述。
一、“一演二练三实践”模式的含义
“一演”是指在服务初期,社工与增能对象建立“单向辅助”的工作关系,在服务工作中,在符合增能对象能力水平的前提下,由社工单向提供增能服务,进行素能辅导与模拟示范,侧重助其“习得方式”。“二练”是指在服务中期,社工与增能对象协同进行实践练习,形成一种“对向互动”的紧密关系,进行联动服务,在过程中相辅相成,侧重助其“获得经验”。“三实践”是指社工在引导增能对象经过前两个阶段或环节后的服务末期,充分赋权与增能对象,形成一种“平行引导”的关系使其独立地开展实践,侧重助其“形成能力”。由此一来,通过对社区群体进行有意识的、持续有力的倡导教育,将有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被带动成为增能对象,逐渐达到生命影响生命的社区融合效益。
该模式在现实的社工实务工作中,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运用都较广,有的也颇有成效,如很多社工机构比较重视开展系列志愿者培训、志愿服务活动。但不少社工偏重于项目自身的直接服务,没有有意识地融入与社区志愿者等增能对象的联动活动中,也没有有意识地切实把培养社区自我服务能力提升到项目整体与最终目标层面上来。在具体实施操作上,“一演二练三实践”模式三者在每一个阶段都紧密联系,在不同阶段循序渐进,在整体上相辅相成,各有侧重,在形式上大小社区项目各异,互通运用。
二、“一演二练三实践”模式的实例阐述
传统居民社区志愿者队伍和居民文体团体主体构成多为文化素质偏低的社区中老年朋友,缺乏专业工作素养能力和经验,居民也不可能在短时期和整体性上习得甚至是代替社工开展自我服务。社工站社工结合本土实际情况在不同层面环节,设计实施的“一演二练三实践”主要运用体现为以下三个层面。
在项目规划上,细化为三个阶段。项目初期侧重“演”。通过开展培训与活动,做好宣传、展示和方法示范服务;社工培养和发掘增能对象通过评选做好模范示范,由此让增能对象形成意识和方法论,让涌现的积极居民转化为志愿服务骨干成员。项目中期侧重“练”,社工通过培训复读中的模拟示范,让增能对象学会基本操作,通过实际服务让增能对象实践练习,由此手把手辅助增能对象进行体验和感受,及时发现问题纠正不足,初步获得操作性经验。项目后期侧重“实践”,社工在这个阶段多赋权给增能对象,支持其独立开展自我服务,社工放手一旁进行观察纠偏,助其体验完整的自我服务过程,获得可行的独立能力。
在月度计划上,考虑到时间安排的适宜性,社工站针对性地先后安排三项月计划活动,在月初社工进行“一演”活动示范培训和开展,在月中社工与增能对象进行“二练”活动协作培训和开展,在月尾增能对象团体组织独立进行“三实践”活动培训和开展。从而达到一种从循序渐进学习与练习到自我教育与实践的效应。在时间安排上可根据工作需要做出妥善调整。
在活动实施上,社工适宜在每个活动项目、活动环节甚至是活动细节上采用“一演二练三实践”模式,以带领增能对象开展服务活动,在培训和实施中进行辅助。该模式可分为“静态+动态”两项工作模式:一是从大大小小的内容浓缩和具体化到重要的使能“学习模式”上,让增能对象在静态培训中思考;二是在活动内容中进一步对各类活动经验进行提炼,让增能对象在动态活动中学习。两项培育工作都是将可消化吸收的方法和经验具体地带给增能对象,进行更广泛持续地增能。如开展“志愿者培训交流会”、“志愿者服务练习活动” 、“志愿者专属团建活动”、“志愿者策划活动”等等。
在该模式下,三个层面的执行关系衔接有序,可以分为“项目分解、执行计划、活动流程”三个层面形成一套执行机制,见以下图表:
“一演二练三实践”模式项目分解表(可按年)
|
项目阶段
|
事项
|
方法
|
目的
|
目标
|
项目初期
|
演示
|
社工带领
|
学得方法
|
自我教育
|
项目中期
|
练习
|
社工协助
|
获得经验
|
自我管理
|
项目末期
|
实施
|
社工观察
|
形成能力
|
自我服务
|
“一演二练三实践”模式执行计划表(可按月)
|
计划阶段
|
事项
|
方法
|
目的
|
目标
|
执行初期
|
演示
|
培训辅导
|
学得方法
|
自我教育
|
执行中期
|
练习
|
协同开展
|
获得经验
|
自我管理
|
执行末期
|
实施
|
独立开展
|
形成能力
|
自我服务
|
“一演二练三实践”模式活动流程表(可按次)
|
增能环节
|
事项
|
方法
|
目的
|
目标
|
开始环节
|
演示
|
社工带领
|
学得方法
|
自我教育
|
中间环节
|
练习
|
社工协助
|
获得经验
|
自我管理
|
结束环节
|
实施
|
社工观察
|
形成能力
|
自我服务
|
“一演二练三实践”执行机制表
而这三个层面在项目执行中又是环环紧扣,相辅相成的,并且关乎该模式下社区团体组织和社区群体自我服务的不断成熟完善和可持续发展。但一个自我服务团体组织和一项自我服务项目可想而知要有稳定物质与技术资源以及人员的持续流入从而产生“造血功能”更新换代,因此团体的发展成熟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直线上升的,还应该经过这些周期性发展阶段进行积累和传递:活动—项目—品牌。(见下图)
自助服务循环开展示意图
三、宏观领域的阐述和讨论
一个群体的良性发展应经过三个过程目标阶段:“共识、共融、共进”。一是“共识”的过程目标阶段,该阶段应侧重于群体的宣传教育和社区文化建设。二是 “共融”的过程目标阶段,在群体达到共识后,关键在于群体的利益链接与管理。三是“共进”的过程目标阶段,也就是在群体达成共识形成互利观念和能力后,重点在于群体的行动促进,达到自我服务。三者在每一个阶段也都紧密联系,在不同阶段循序渐进,在整体上相辅相成各有侧重。事实上,我国很多内地社区在治理上都还没有重视和遵循到这一规律和步骤,因此,在整个社区自立能力建设发展层面,“一演二练三实践”模式也可能发挥很大的影响作用。
关于“一演二练三实践”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共识、共融、共进”的相互关系,具体操作实施办法有待在实务中进一步学习和探究。“一演二练三实践”是助人采用的方法模式,“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是助人达到的过程效应,“共识、共融、共进”是助人达到的最终目标。“一演二练三实践”模式在促进社区群体共融的过程与目标方面也可以循序对应“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标进行运用。一是通过“演”的举措形成“自我教育”效应达到“共识”的目标阶段,该阶段应侧重于群体的宣传教育和社区文化建设。二是通过“演”的举措形成“自我管理”效应达到“共融”的目标阶段,在群体达到共识后,关键在于群体的利益链接与管理。三是通过“实践”的举措形成“自我服务”效应达到“共进”的目标阶段,也就是在群体达成共识形成互利观念和能力后,重点在于群体的行动促进,达到自我服务。在此推进过程中,三者需围绕的“社区群体、社区需求与目标、社区团体组织、服务资源与技巧、社区管理实施平台”等重要载体或关键元素不可或缺,而服务对象需求的多样化也意味着自我服务团体组织即能力的多样化势在必行。
由此看来,三者同样在每一个阶段都紧密联系,在不同阶段循序渐进,在整体上相辅相成,形成了“三三互补”的金三角关系。(见下图)
“三三互补”关系示意图
四、“一演二练三实践”模式成效的影响因素
影响该模式成效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要符合社区群体易于接受的需要,二是要适合增能对象易于操作的需要,即是否能形成一套满足地方性需求和适合本土化的自我服务机制。只有经过长期的专业教育培训和专业工作经历成长起来的专业社工才能向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服务,传递更好的能力和经验。但服务对象缺乏专业素质基础和实践经验,我们并不能幻想短时期内让服务对象或是居民文体团体、居民志愿服务队等社区居民组织全面习得社工的知识能力甚至来代替社工开展社区自我服务(当然也不排除这其中的踊跃者和优秀者)。我们可以让服务对象或者是社区组织身体力行地学习和参与进来,形成适合他们自身可行的本土化的自我服务方式与能力。所以在一个社区引进社会服务后到结束购买服务前的阶段,着重采取这种模式就显得极为必要,但目前许多社区从引进社会服务到结束购买,这样的过程和目标程度还不够,明显滞后,仍处于“共识”、“共融”环节较为薄弱的发展中阶段,还有一段路要加大步伐去走。
结语:在现实工作中,“一演二练三实践”模式并不罕见,在此撰文浅谈旨在将“助人自助“加入实务机制与理论系统进一步进行反思和提炼,探讨该模式在助人工作中的意义,寻求加深和推广,达成社会工作的初衷,同时也希望能引起更多同行朋友和有心人士的重视,在整个服务过程中有意识、有方法地开展“助人自助”工作,在工作实务上付出与大量实践和精力的同时,最后能带给或是留给服务对象所需要的东西,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促成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罗维
成都市田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